158) 江青对北影长影等单位电影创作人员的谈话


江青
1975.09.18

 

一九七五年九月十八日下午,江青要北影、长影等单位部分创作人员观摩了《康贝尔王国》、《简爱》等影片后,开会进行了座谈。会上,江青作了以下谈话:

主席说,文艺评论太少。我们要正确地对待马克思主义文艺评论。基本好,基本坏,把握住这两个大概念,这样才能繁荣文艺创作。我们不要怕评论,也不要怕人家骂。对自己的作品不能光讲好的一面,要通过评论了解缺点和不足。在文艺评论上,主席为我们作了典范。比如最近评《水浒》,批宋江。当然这不单是文艺批评问题,而是重大的政治斗争。主席对《创业》的批示,给了你们很大的鼓舞。我找你们来,也是鼓励,也是帮助。对作者,只要不是国民党的,都要帮助。国民党投降我们的,也可以帮助。

我们不搞无冲突论的作品,不搞阶级斗争熄灭论。象《康贝尔王国》这样的资产阶级电影,就注意写冲突。它矛盾冲突不断,一个高潮接着又一个高潮。主人公小康贝,有些书生气,把他打扮成英雄,所有资产阶级人物都帮助他,掩盖了资产阶级纸醉金迷的反动本质。摩根这个反面人物写得也不错。他是个小包工头,写他同大老板有矛盾,跟工人有矛盾,就是同那个胖司机,也有矛盾。

“三突出原则”不是我提的。这一点,文化部几位同志清楚。我只讲要突出主要英雄人物;对立面也要写好,不能写弱了,写弱了对主要英雄人物衬托不起来,影响塑造英雄典型。

电影创作要搞民主集中制,不搞导演中心制。一个创作班子,就象下棋,有卒子,有老帅,导演不懂这个不行。我们搞戏有这样的经验,既听群众的,也听专家的,不同的和反对的意见都要听。然后把好的意见留下,不好的意见排除,有些不好不坏的,可以暂时放一放。这样最后集中了,就不是一个人说了算。经过充分民主以后,到了摄影棚,要听导演的。

要给创作人员看参考影片。他们搞电影的,不看片子怎么行啊!墨西哥影片《在那些年代里》,只有二百三十五个镜头。有的一个镜头长达四分钟、五分钟,甚至将近六分钟。很讲究调度,构图好。导演要搞沙盘啊!无非是通过推、拉、摇、仰、俯、升、降这些镜头,组成语汇,形成电影语言。电影主要是视觉艺术。我们下一步搞片子,要从这些方面努力。你们在基本功上不刻苦。要刻苦啊!

文学剧本定了,导演要排练戏,要充分做好准备工作。一切准备工作做好了,一定要排练,这样,拍起来就快了。还有,导演要给演员做戏的过程。《在那些年代里》的角色是舞台演员,会做戏,和导演、摄影配合得好。演舞台戏,演员面对观众,跟观众有交流,功夫是过硬的,不象电影演员,导演要你怎么来就怎么来,一哭就点眼药水。

技术我们还没有过关。技巧也没过关。技巧是艺术问题。在这方面,你们不要怕失败。我拍照片,就是实验,不好了再拍。每次拍我都有纪录。我看了一些杂志,了解了一些情况,直到去年,才知道我那样做叫“低密度曝光”。在创作上,我鼓励你们敢于创新,勇于实践,不要想一举成名,要做垫脚石。我们的照相设备要改进。服装不能老穿新衣服。象《鸽子号》的男主角,就穿一条破裤衩,很真实。化妆要从塑造形象出发,多给演员想些办法,但不要把工农兵化成资产阶级大小姐。《山花》再拍的时候,女演员要加柔光镜。《南征北战》有些镜头没有加柔光镜,欠妥。电影演员要懂角度,不懂不行。影片《斗牛》的剪接就很好,斗牛时用替身,你都看不出来。我们有些戏,要在场地外景拍摄。场地景宽阔,便于拍运动镜头。

在座谈会上,江青还谈到,她一直考虑,我们有许多新的斗争生活和革命历史应当反映,而且要反映好。并提出了几项创作任务,作了一下安排。

一、江青看了《山花》一些样片,认为有的还不错。要重拍。拍宽窄银幕两条。剧本由原作者孙谦、马烽同志提出修改方案,报文化部。文化部也要提出意见,再上报。

二、要拍个新《创业》,反映石油工人斗争生活的题材。这次搞宽窄银幕两条。剧本由张天民、孙谦两位同志和大庆创作组来写。孙谦同志完成《山花》剧本以后,投入这项工作。

三、创作反映二万五千里长征题材的故事片。张永枚同志把《八一的枪声》的文学剧本定稿,马烽同志把《山花》剧本完成后,投入这一创作。导演由崔嵬同志担任。

四、创作反映井冈山斗争题材的故事影片。王树元同志尽快完成《杜鹃山》话剧本,浩然同志完成《金光大道》小说后,投入这一创作。导演由成荫同志担任。

五、创作反映《四渡赤水》题材的故事影片。搞长征、井冈山题材的同志,也要收集《四渡赤水》的素材。另外物色编剧和导演。

江青在提出以上创作任务时,指示创作组,作好准备工作,先下去生活,回来看历史资料。同时,要带上几个有苗头的青年编剧,例如《车轮滚滚》的作者×××同志。

(文化部办公厅提供)